编译/李媛
蚊子的生存范围遍布全球。尽管人类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消灭蚊子,蚊子及相关传染病仍然屡见不鲜。蚊媒传染病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严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不可小觑。如果就诊的患儿身上有明显的蚊子叮咬痕迹,而且出现了以下蚊媒传染病的症状,医生一定要注意鉴别。
1
蚊子都是哪来的?很可能是自己家里养出来的
全世界各地共有大约种蚊子,甚至在北极也有分布。其中与人类传染病关系密切的包括伊蚊(*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按蚊(疟疾、丝虫病)、库蚊(西尼罗河热、日本脑炎、丝虫病)三种。伊蚊在白天吸血,而按蚊和库蚊多在夜间吸血。
图左向右分别为按蚊、库蚊、伊蚊
蚊子叮咬后,除了留下的唾液引起皮肤瘙痒,还可能留下更大的麻烦,蚊媒传染病原体轻则引起发热、乏力,重则引起重症感染,甚至死亡,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鉴别和早期诊断。
我们知道,只有雌蚊会从脊椎动物身上吸血来产卵,同时将可能有病原体的唾液注射入宿主体内。雌蚊将卵产在各种潮湿的表面,如水面、树洞、各种储水容器内等。家中如果有很多物品堆积形成的潮湿环境,特别是卫生间、厨房的卫生死角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则很容易变成养蚊子的温床。事实上,很大比例室内的蚊子都是原地出生的。
因此,控制蚊媒传染病需要主要家庭和公共卫生。清除蚊子孳生的环境尤为重要,在家中尽量减少长期储水容器。公共卫生方面可以减少积水、使用杀幼虫剂。纱窗、纱门可以阻挡蚊子进入室内,黎明和*昏减少室外活动可以降低蚊子叮咬的可能,儿童可以使用避蚊胺作为有效的驱蚊剂。
AAP建议2个月以下婴儿避免使用驱虫剂,2个月以上婴幼儿使用避蚊胺浓度不超过30%。伤口或晒伤皮肤应避免接触驱虫剂。氯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作为一种有效的驱蚊剂,可以喷洒在衣物上,切勿直接在皮肤上使用。
2
常见的蚊媒传染病原体
登革病*
登革病*属于*病*属,每年引起大约1亿次感染,50万例登革出血热发病,以及人死亡,儿童受登革病*危害最重。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4天。通常在感染3-4天后,患者出现明显的病*血症,之后24小时内出现登革热的典型症状高热(40℃)。幼儿单纯登革病*感染多表现为非特异性发热,而典型的原发感染多年与年长儿童和成人。发热持续3-7天后,出现以下症状:严重头痛、眼球后疼痛、肌肉和关节痛、恶心、呕吐、腺体肿大、皮疹、背痛、淋巴结肿大等,可能伴有轻度出血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低。
登革热一般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热退后即痊愈。然而少数患者感染持续3-7天后出现重症登革热,可能导致死亡。重症登革热的特点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渗出、出血、休克,因此需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