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qú)县,山东省潍坊市辖县,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潍坊市西南部,沂山北麓,弥河上游。东与昌乐县、安丘市毗连,南与沂水、沂源县接壤,北临淄博市、青州市;总面积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6个镇;年总人口92.万人。年,临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7亿元。当然,临朐县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孕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介绍两位近当代人物,他们一位是空军中将、一位是院士。
第一位:许乐夫
许乐夫(-),山东临朐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空军原副政治委员兼空军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书记。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年晋升为大校军衔,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许乐夫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5月28日10时2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许乐夫同志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杨善镇大辛庄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临朐县自卫团。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省临朐县自卫团情报科长,抗大一分校政治队学员,苏北淮海军分区特务团二连政治指导员,独立一团组织干事,新四军三师十旅二十九团一营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等职。在长期处于敌后的艰险环境中,他革命信念坚定,作战英勇,先后参加了苏北陈桥、大伊山战斗和阜宁、高扬战役等,为抗战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二纵队五师独立团组织股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八团副政委等职。在东北战场上,他先后参加了长春线阻击战、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战役和年夏季、秋季、冬季攻势以及义县战斗,0完成了作战任务。在锦州战斗和四平保卫战中曾两次光荣负伤。东北解放后,他带伤随部队入关,进军大西南,参加了湖南衡宝战役和广西战役,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八团政治委员,后奉命率团直机关调来空军工作,历任空军第四混成旅十团副政治委员,空军第四师十团政治委员,空军第八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空军第二十师政治委员,空军第一军第二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副政治委员、空军副政治委员兼空军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书记。在人民空军初创时期,许乐夫同志发扬战争年代的优良作风,积极探索空军部队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许乐夫同志参加革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他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在和平建设时期呕心沥血,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关心着空军的建设和发展。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决服从党的决定,遵守党的纪律,时刻以党的事业为重。他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坚持原则,公道正派。
他谦虚谨慎,作风民主,团结同志,爱护干部。他工作勤奋,作风扎实,求真务实,稳重老练。他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子女,处处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深受广大官兵的尊敬和爱戴。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空军的一大损失。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第二位:冯兰洲
冯兰洲(.8.24-.1.29),中国科学院院士,昆虫学家,山东临朐人。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教授、所长。年毕业于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医正科,并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年毕业于山东齐鲁大学,后在北平协和医学院寄生物学系工作。年在英国利物浦热带病与热带卫生学院进修。~曾任北平大学医学院寄生物学系主任教授,年协和医学院复校后回校任该院寄生物学系副教授、年兼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曾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他研究范围广,在确定中国疟疾、丝虫及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最早确定中国疟疾的传播媒介是微小按蚊();马来丝虫的主要虫媒是中华按蚊();并在中华白蛉传播黑热病()和虱、蜱传播回归热螺旋体()的机理方面有新的发现。他首先证实中华按蚊种群中的窄卵形中华按蚊,即嗜人按蚊,是马来丝虫的重要传播媒介(,)。
他合并使用中药槟榔和南瓜子治疗带绦虫病,取得良好效果。主要著作有:“中国血丝虫病之分布及其传染法()”,“厦门之疟疾及其传染之研究()”,“中国浙江省马来微丝蚴的中间宿主()”,“中国蚊虫名录()”,“通过白蛉将狗的黑热病传给地鼠的实验研究()”,“用南瓜子与槟榔合并治疗绦虫之研究()”,“自然界中华按蚊传播马来丝虫的研究(英文)()”,“中华按蚊传染马来丝虫的进一步研究()”,“中国赫坎按蚊类群的研究()”。他还主编《中国蚊虫描述汇编》(),《寄生虫病学》()及《医学昆虫学》()三本书。
冯兰洲一生生活艰苦朴素,能吃苦耐劳,热爱科研工作,努力克服困难,经常深入寄生虫病流行现场,他足迹遍及各省的代表地区,尤其是中国南方、西北和东北。他善于根据国内的实际需要选择研究课题,锲而不舍地钻研。他为中国的寄生虫病防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