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感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宝妈须知家庭育婴别进入这十二大误区
TUhjnbcbe - 2025/2/8 18:09:00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家庭育婴别进入这十二大误区!

误区一:喂母乳不缺营养。

母乳营养均衡,与婴儿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不成熟相适应,对婴儿起到保护作用,最利于婴儿脑体的生长发育,但VD、VK、VC、铁元素相对不足。

以铁元素为例,婴儿每日需铁10毫克,乳类饮食每毫升仅提供0.1~0.2毫克,婴儿出生后母源性储存铁仅能维持4个月左右,4个月后需及时添加辅食;

再如维生素C,婴儿每日需要VC30毫克,牛乳每毫升提供1毫克,母乳每毫升提供6毫克。另外,尽管母乳富含多种免疫球蛋白,婴儿仍然需要接种一些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

误区二:喂母乳不缺钙。

母乳分低钙乳汁和高钙乳汁,母亲能获取充足的钙源时,才能给宝宝提供高钙乳汁,否则母乳喂养儿也会缺钙,早产儿更要注意补钙问题。

误区三:橡皮奶嘴眼大利于婴儿吃奶。

1、母乳喂养非常重要,不提倡“三奶”(奶瓶、奶嘴、奶粉)。

2、过早用奶瓶会产生乳头错觉。奶嘴细长眼大,婴儿吸吮的时候省力痛快,习惯了奶瓶奶嘴再喂妈妈奶时,会觉得含不住、吃起来费劲。

3、易造成短期内吃奶过多,导致吐奶、呛奶、吸入性肺炎等症状的发生。

误区四:喂奶时两侧乳房都吃一点。

轮流哺乳指的是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不是这边吃两口那边吃两口。如果吃完一侧婴儿已饱,就下一次再吃另一侧或吃了一半的那一侧,若未吃的一侧胀奶较重,需人工抽出。

母乳有“前奶”、“后奶”之别,先吸出来的奶叫“前奶”,较稀薄,富含水、蛋白质,利于婴儿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后吸出来的奶叫“后奶”,较浓稠、富含脂肪、乳糖,提供热能并产生饱腹感,前奶与后奶每次都要让婴儿吃到才能满足机体能量供应与组织更新。

误区五:婴儿腹泻时停喂母乳。

全球每年万人死于感染性腹泻,多见于6~12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儿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的感染小于人工喂养儿,这与母乳中富含多种低聚糖(益生元)有关,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营养的消化与吸收,所以感染性腹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才对。

误区六:母乳不足暂时喂牛奶。

牛奶中含32种高致敏性蛋白质(大分子异种蛋白质-致敏原),一滴奶足以使婴儿致敏,母乳喂养儿偶尔喝牛奶也会致敏。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成人过敏性疾病,多是在遗传了父母的过敏体质基础上,又在婴儿早期机体免疫力尚未成熟时接触了过敏原造成的。

所以,无母乳或母乳不足者,应选用奶库中的人奶或含有双歧杆菌(益生菌的“主力部队”)及适度水解蛋白的婴儿配方奶粉。

误区七:添加辅食首选鸡蛋黄。

母乳喂养4~6个月应添加辅食,但有过敏家族史者要注意:

①在身体状况良好时添加。感冒发热、腹泻生病期间,身体处于高致敏状态更易患病;

②添加顺序:米粉→果蔬→蛋白。首先添加强化了铁元素的米粉,其次是蔬菜泥与水果泥,晚些时候再添加蛋白质类。半年前不加固体食物,一年前不加牛奶、鸡蛋黄,一年半前不加全蛋、花生、鱼类。

③少加:鸡蛋黄先从1/4开始加。

④分开加:每次只添加一样辅食。

⑤注意观察,写宝宝饮食日记,一旦出现腹泻、皮疹、气喘、血丝时,要立即停止添加辅食并查找原因。

误区八:消毒灭菌才能少生病。

发展中国家婴儿感染多,发达国家婴儿过敏多,早期感染与以后过敏成反比,入托的孩子感染率高但过敏率低,所以,要清洁但不要过分消毒。

孩子玩泥巴、在草地上打滚、捉蝌蚪、堆城堡、挖洞穴、捉虫子,这些“脏兮兮”的游戏,可以让孩子远离过敏性疾病。

误区九:婴儿腹泻是生病了。

母乳喂养儿的粪便呈金黄色糊状,略稀,每日2~4次;人工喂养儿的粪便呈浅黄色或土灰色,略干,每日1~2次。产妇大补使母乳中某种营养成分较多时,超过了婴儿的消化吸收功能会导致婴儿的生理性腹泻,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以内,不是病,不耽误吃、不耽误长,不用治疗。

误区十:婴儿不停地哭闹是病了。

宫内暗、湿、暖,宫外亮、干、冷,宫内宫外的差别,会使新生儿觉得不适而哭闹不止。另外,婴儿吃喝拉撒(饿了、渴了、拉了、尿了)困累乏,冷热疼痒憋痛胀,出疹出痘又出牙,发烧,想玩,找妈妈等都会哭闹。要判断是不是病了,不是孩童哭闹这么简单。

误区十一:1岁内应断奶。

小于4~6个月的婴儿应当给予纯母乳喂养,因为对4~6个月的宝宝来说,母乳能够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能量、水份。

婴儿≥6个月时应当及时添加辅食。在此基础上,国际母乳会、美国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2岁前应当继续母乳喂养。

由于婴儿免疫系统要到2岁后才相对成熟,这之前的母乳喂养对免疫系统的成熟及成熟前对婴儿的防护意义重大,对于过敏体质儿,母乳喂养到2岁更有意义。

①<1岁婴儿主要以奶为主,要保证基础奶量ml/天,在此基础上逐渐添加辅食。

②断奶后仍需ml的奶量/天。

③对于<3岁的婴儿,乳类仍然是主要食品。

什么时候断奶无标准答案,添加辅食就是慢慢断奶的开始,什么时候彻底断奶要视宝宝、妈妈的情况而定,自然而然的断奶方式最顺利。家长要记住八个字:潜移默化、自然而然。

误区十二:孩子恋母乳就不好好吃饭。

母乳喂养与添加辅食并不矛盾,母乳喂养儿更易接受辅食,这是因为母亲的饮食成分与味道已渗透到母乳里,孩子通过母乳已尝过那个味道,再次相遇时会非常愉快。

有时家长怕孩子吃得少了,逼迫孩子多吃造成孩子厌食;有时奶奶端着碗到处追着喂,让孩子产生游戏心态,为了不终止这个有趣儿的游戏偏偏不好好吃。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用“心”教育)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妈须知家庭育婴别进入这十二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