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感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抗寄生虫药物的介绍年提高抗微生物
TUhjnbcbe - 2020/12/23 17:51:00

抗寄生虫药物的介绍

寄生虫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对儿童的健康有较大的危害。轻者可出现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症状,重者可致生长发育障碍,甚至致残或致病。

寄生虫病的分类

常见的寄生虫病可分为蠕虫病和原虫病两大类。

(一)蠕虫病:

①线虫病:即蛔虫、蛲虫、钩虫、鞭虫、旋毛虫、丝虫病和管圆线虫感染等;

②绦虫病:如猪(牛)肉绦虫、囊虫病、棘球蚴虫病(包虫病)等;

③吸虫病:如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姜片虫感染等。

(二)原虫病包括:疟原虫、阿米巴原虫、弓形虫、贾第鞭毛虫(梨形虫)、滴虫等。

抗寄生虫药物

广谱的驱虫药有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达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噻嘧啶(双羟萘酸噻嘧啶)。阿苯达唑、甲苯达唑临床应用广泛,对蛔虫、蛲虫、钩虫、鞭虫、贾地鞭毛虫、粪类圆线虫、华支睾吸虫病、猪囊尾蚴病等均有较好的驱虫作用。其他常用驱虫药有吡喹酮、哌嗪、伊维菌素。

(一)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的作用机制为对肠道线虫选择性及不可逆性地抑制寄生虫肠壁细胞胞浆微管系统的聚合,阻断其对多种营养和葡萄糖的摄取吸收,导致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止三磷酸腺苷的产生,致使虫体无法生存和繁殖。阿苯达唑的儿童常用剂量为0.2g,用于2-12岁儿童。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

(二)甲苯达唑

甲苯达唑的作用机制与阿苯达唑相同。儿童常用剂量为0.1g,一日2次。本品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对于1岁以下儿童,只有当因肠虫感染而严重影响营养状态及生长发育时可使用。

(三)吡喹酮

吡喹酮对血吸虫、绦虫、囊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姜片虫的作用较好。作用机制:①使虫体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而产生痉挛性麻痹;②对虫体皮层有迅速的损伤作用。《中国儿童处方集》(版)建议吡喹酮可用于4岁以上儿童。

对于1岁以下儿童,仅当引起生长迟缓时,可选用甲苯达唑(甲苯咪唑);1岁以上儿童,可选用甲苯达唑;2岁以上儿童,除上述外,可选用阿苯达唑;4岁以上可选用吡喹酮。正确选择抗寄生虫药物,能够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时,注意用药禁忌。

(文/图药剂科刘启迪)

北大专家坐诊信息

医院最新楼层分布图

医院南区二期科室电话

楼层

科室

护士站

电话

医生办公室

电话

十六楼

内分泌科

十五楼

肾内风湿免疫科

十四楼

消化内科

十三楼

神经内科二病区

十二楼

神经内科三病区

十一楼

呼吸内科一病区

十楼

呼吸内科二病区

九楼

心内科一病区

八楼

心内科二病区

七楼

血液内科、肿瘤内科二病区

六楼

肿瘤放疗科

五楼

肿瘤内科一病区

四楼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三楼

眼科、口腔科、二部手术室

二楼

住院康复科

一楼

导管室

_

医院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寄生虫药物的介绍年提高抗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