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感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十二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及寒潮前后防范措
TUhjnbcbe - 2021/1/22 19:26:00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十二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由于冬季气温低、鱼类活动少、摄食力减弱等特点,很多养殖户疏忽冬季鱼类养殖管理,导致越冬鱼类死亡率上升,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鱼种能否安全越冬和池塘条件、鱼类本身健康状况以及冬季池塘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总结了几条冬季养鱼的注意事项,以提高鱼种成活率,使其能够安全越冬。
  .清理池塘。养殖池塘淤泥增多,池底恶化,易导致有*有害物质增加,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冬季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能显著提高养殖鱼类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产量和效益。清除淤泥后最好暴晒0天左右,并用生石灰清塘,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然后加注新水,经过0天左右药性消失后,即可放鱼。
  2.注意加水。冬季降雨量减少,水位相对较低,池塘应保持水深最低在.5m以上,水位过低时应加注水量。加水时应早注水,勤注水,一次注水量不可过多以免引起池塘水温变化过大,鱼的活动量加大而不利于越冬。
  3.控制密度。越冬期间密度过大,会造成缺氧,同时也极易引起鱼病。密度过小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根据经验和实际确定合适的放养数量和鱼类搭配比例。池塘每亩水深.5m可越冬0cm左右鱼种3万尾左右。
  4.防治疾病。冬季鱼类病害常被人忽视,但它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冬季可能出现的病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冻伤,当水温下降到℃时,鱼类开始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降到零下3℃时,草鱼、鲢、鳙就会受冻而死,因此在严冬来临前,加深池水,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抓好饲养管理,提高鱼的体质,增强抗寒能力;
  ②口丝虫病,口丝虫侵入鱼的鳃部和皮肤,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发病时将硫酸铜与硫酸亚铁铵5:2的比例配制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0.7g合剂兑水3kg全池均匀泼洒,另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30min;
  ③竖鳞病,治疗时每隔3-5天换水一次,每亩用马尾松鲜叶5kg,研碎后兑水25kg全池均匀泼洒;
  ④斜管虫病,病鱼体表和鳃大量分泌黏液,形成灰色薄膜状,造成鱼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治疗方法与口丝虫病相同;
  ⑤水霉病,注意在鱼种捕捞,运输和放养中勿使鱼受伤,治疗时按每立方水体用五倍子2-3g熬汁5kg,再加水0kg全池均匀泼洒,另可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min即可。
  5.加强管理。不可忽视管理工作,及时查看鱼类活动状况。冬季太阳光照少,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常造成养殖环境溶氧不足,同时要注意不要施用有机肥,减少消耗溶氧,防止鱼类冬季缺氧;越冬期间鱼类并没有完全停止摄食,在气温较高,温暖无风天气时,根据实际情况少量投饵;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作者: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中心 唐德文

寒潮来临前后苏州吴江地区水产养殖生产指导意见


  近期寒潮即将来袭,气温明显下降,极端最低气温预计在5℃左右,特提醒全区水产养殖单位和养殖户对冷空气来临前后做好各种防范措施。、提前做好水质,底质管理。2、适度加深池水,减缓冷空气对养殖池塘水温影响的速度和幅度。3、减少投喂,水温低,养殖水产品活动能力减弱,摄食力低,多喂料,底质会更差。4、注意并塘池、暂养池的养殖密度,寒冷天气池塘水面结冰时要及时破冰。5、温室养殖应注意设备检测,确保冷空气来临时能按需开启各种加温等养殖设施。6、往年池塘养殖青虾在第一个寒潮过后常有病害发生现象,养殖户要勤观察,早预防。(吴江区农业委员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二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及寒潮前后防范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