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感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牛肝片吸虫病用什么药
TUhjnbcbe - 2021/3/4 15:29:00

牛肝片吸虫病在每年的秋季为高发期,一旦发撒,常常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对牛犊的危害较大。牛肝片吸虫病不仅会传染给其它动物,还可能会传染人,病牛及其污染物是重要的传染源。患有肝片吸虫病的牛,及时对症用药治疗,是可以达到驱虫治愈的。

牛肝片吸虫病是怎么传播的?

1、肝片吸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遇椎实螺(也叫缘桑螺)就钻进螺体,经过几个发育阶段,**后形成尾蚴,离开螺体进入水中。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或其他物体上,脱去尾部形成囊蚴,牛吃草或饮水时吞入囊蚴而感染。囊蚴到达肠腔以后,幼虫就从囊中脱出,钻入肠壁,进入腹腔,到达肝脏,钻进胆管,在胆管里发育为成虫。

2、本病除牛以外,羊、骆驼、猪、鹿、兔、马、犬、猫等都能感染。

3、人也能感染。本病常流行于潮湿多水的地区。

4、夏季天热多雨,椎实螺大量繁殖,这时囊蚴增加,牛群感染的机会增多。牛从吃入囊蚴到发育成成虫需要2-4个月,虫体寿命3-5年,一般1年左右即从动物体内排出。

牛肝片吸虫病用什么药?

牛肝片吸虫病的驱虫药不少,现把常用的几种驱虫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阿苯达唑片(又名丙硫苯咪唑、抗蠕敏、肠虫清)

本品属广谱驱虫药,对牛肝蛭具有高效、低*、安全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它的药理作用是可选择性与不可逆性地抑制虫体摄取葡萄糖,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阻碍三磷酸腺苷产生,致使虫体能源耗竭而死亡。饲喂后,药物在肠道内吸收极少,口服95%不吸收,在肠内直接与成虫和虫卵作用,24小时内随粪便排出;吸收的5%,在肝内迅速代谢为砜和亚砜,后者可杀灭组织内的幼虫、肠道内的成虫和虫卵,并在48小时内通过肾脏排出,在体内无蓄积作用。每公斤活重口服量用20~30毫克(如采用第三胃直注,药量减半),驱牛肝蛭可达95%左右,驱蛔率可达99%左右,对血矛线虫、腹腔丝虫等效果也较好。

2、中药贯众汤

贯众、槟榔各半公斤、赤苓0.2公斤,水5公斤,以慢火煎成2公斤药液,去渣后按每公斤体重用1毫升计算喂服,3周后重喂一次,安全性好,驱虫率达65%左右。

3、氯青碘硫铵钠

牛肝片吸虫病能治好吗?

该病是可以治好的。

通过驱虫,半个月后病牛采食可增加,反刍正常,下痢停止,粪便趋于正常,被毛开始光亮。再重复用药一次,病牛可完全康复。

肝虫清——主治牛、羊等反刍动物感染的肝片吸虫、边虫病、焦虫病、住肉孢子病等引起的高热不退,皮肤粘膜贫血苍白等肝虫清主治牛、羊等反刍动物感染的肝片吸虫、边虫病、焦虫病、住肉孢子病等引起的高热不退,皮肤粘膜贫血苍白等

商品名:肝虫清

通用名: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

氯氰碘柳胺钠、土霉素、硝氯酚、贝尼尔等。

1、药效学本品为广谱抗生素,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较强,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布鲁氏菌和巴氏杆菌较敏感。本品对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和某些原虫也有抑制作用。

2、药动学本品肌注后达峰时间30分钟至数小时,取决与注射部位和容积,吸收后体内分布广泛,易渗入胸、腹腔和乳汁,也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循环。本品主要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排泄,肾功能障碍时,排泄缓慢,半衰期延长。

1、牛羊等反刍动物感染肝片吸虫后会发生逐渐消瘦

2、贫血、腹泻,营养代谢障碍、中*甚至死亡等症状

3、马、牛、羊等反刍动物感染的肝片吸虫、边虫病、焦虫病、住肉孢子病等引起的高热不退,皮肤粘膜贫血苍白,耳廓边缘、肢端及躯体皮肤发绀、有出血点、*疸、尿*、心悸等。

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公斤体重:牛0.05-0.1ml;羊0.1-0.2ml。

50ml/瓶*10瓶/盒*8盒/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牛肝片吸虫病用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