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刚出生的新生猫咪会从母体“继承”一定的抵抗力,所以短期内不需要特别增加其他的营养和免疫。因此有些铲屎官认为:猫主子打出生就足不出户,身上干干净净没有跳蚤,也不需要给它驱虫了。
没错!刚出生的幼猫确实会从母猫身上得到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一些寄生虫,最常见的有蛔虫。母猫体内的蛔虫幼虫可通过胎盘感染幼猫。而且通过哺乳,幼猫也会从母猫身上感染寄生虫。
不管是幼猫还是成猫,足不出户确实要比在开放式散养的猫咪,更不容易感染寄生虫。但是要知道猫咪是天生的猎手,它对于周围环境充满了好奇。即使生活在室内,也无法拘束它“狂野”的内心。而且这个猎手会定期巡视自己的领地,阳台的花盆,门口的地毯,外来客人的鞋,主人的裤脚……猫咪还会不遗余力地捕猎,夏天的飞蛾,蚊子,小鸟……等。所有这些都隐藏着”潜伏”的寄生虫。
举个例子,夏天最常见的蚊子就是传播心丝虫的媒介呢。
最后”爱美”的猫咪有舔舐理毛的习惯,附在毛发上的寄生虫或者虫卵就会被猫咪吞入体内。
寄生虫的危害
体内外寄生虫附着在猫咪身上会吸收营养物质并且传播各种疾病,给猫咪带来以下危害:
1、消瘦、发育迟缓、食欲不振
2、瘙痒并引起皮肤感染、过敏、脱毛等;
3、耳螨,会使猫咪的耳道受损,以致影响听力;
4、贫血:很多体内和体外的寄生虫都是以猫咪的血液为食或者会引起组织器官的出血(如肠道的慢性出血等),这很容易引起猫咪的贫血,比如钩虫、蜱虫、跳蚤等;
5、死亡:听着有点夸张,其实不然,如果感染寄生虫不及时治疗的话,愈演愈烈就会危及猫咪的生命,比如心丝虫就能引起猫咪的猝死。
定期驱虫
许多铲屎官认为幼猫只驱一次即可,但是由于可能会有部分虫卵未发育完全,且还存在组织移行期幼虫,多数驱虫药成分对虫卵和组织移行期幼虫的驱杀效果差,所以幼猫要进行多次驱虫,以确保彻底驱杀寄生虫。
常规情况下,猫咪在一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驱虫了。能做到每月一次就更好了。一般至少要做到:幼猫三个月驱虫一次,成猫半年驱虫一次。
注意:选择安全的驱虫药,效果好不等于安全
95%的人最近都在看这些:
给你一百万,离开宠物行业!
宠物骨科专家告诉你:别再让狗狗直立行走,否则以后要躺着走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