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建设读本
学习活动
?优秀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关于“注重家风建设,引导*员干部修身修己、廉洁齐家,培养现代文明人格”的重要部署,医院开展了*员干部家风建设读本——《清风传家》《严以治家》学习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总)支部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全体*员干部积极响应、主动参与,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组织和优秀个人。
现通过“湘儿医”平台对家风建设读本活动中的优秀心得体会进行系列推送。医院*员干部家风建设学习读本活动推向深入,激发全院干部职工对家风建设读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争当家风建设的表率,真正达到以好家风促*风院风、以好家风树医德医风,在全院营造家风好、*风正、*风清的良好氛围。
正家风立家规
呼吸内科陈艳萍
我从小外祖母带大,外祖母读过书,所以一直教育我多读书,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一直影响我到现在。父母一直在医疗系统工作,父亲从乡卫生院院长、到防疫站科长、到卫生局长,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一路走来,现在八十多岁了,仍然有一颗豁达宽容的心,他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一直影响着我。
我从小叛逆,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否则不听安排。这时父母便会拿出“家规”训示我们。我们家规矩比较多,比如人到齐才能动筷子吃饭,见到长辈不能跷二郎腿,客人来了立马起身迎接,和长辈说话不能大声,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不要麻烦别人等等。现在想来这些家规对我的成长是有帮助的,我有点火爆脾气,但为人真诚,待人接物有礼有节。我父亲经常开玩笑说,幸亏家规约束了你,又读了点书,要不然飞上天去了。
我父亲还写了本《我的回忆录》,他的人生哲学是:努力工作,快乐生活,知足常乐。并要求每个家庭成员认真阅读,对我而言就是一本教科书。父亲是搞防疫工作的,经常下乡,和我们交流不多,但他的言传身教更有力量。从这本书里,我看到父亲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基层工作40年对人民健康事业所做的贡献。他在国内首次发现了“中国秋季螺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我母亲经常调侃说“天天在乡里摸螺蛳,总要摸点东西出来嘛”。有一年湘西血丝虫疫情严重,他在县里一蹲就是两年,首次开展海盐疗法治疗血丝虫病,自此消灭了湘西血丝虫病,并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年获得了第九届宋庆龄樟树奖,拿到元奖金,那个年代湘西万元户都很少,他拿回来分给了防疫站同事们,感谢领导同事对他的支持和帮助。他懂得分享,总是感恩,退休20多年了,还经常有学生、同事来看他,这就是人格魅力所在。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样才能正人正己,活得舒心畅快。
医者的使命是救死扶伤,这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年,我听从父亲的建议选择了学医,从此扎根在临床一线30年。我在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同时却忽视了自己女儿的存在,经常快餐,从小给她一头短发,男孩打扮,她至今仍有抱怨。25岁那年,在女儿一再要求下,陪她去了两天迪士尼游乐园,在那两天里我感觉到了自己对女儿的亏欠。她经常对我说:“其实您并不需要我,有时候我甚至想当你的病人,因为你陪伴他们更多“。其实哪一个医生孩子不是如此呢,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女儿能够理解我,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更希望通过我对工作的态度,对生命的敬畏,对病人的关怀,对专业的追求,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她。这也许就是家风的传承吧!
出品/纪检监察室
编辑/李雅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