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的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对被集中安置在临时救助区域的人员产生健康风险。新冠肺炎的阴霾还没有过去,洪灾的来袭给防疫工作又增添了难度。一旦工作出现纰漏,必将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病流行隐患。
年在湖北省,洪灾过后就出现了接近例血吸虫感染者,所以我们必须得重视防疫措施!
水灾后因为卫生条件差,各种基础配套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又特别容易出现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所以大家还应格外注意预防。水灾后容易出现哪些传染病?该如何预防呢?
水灾后由于饮用水源可能受到污染,而干净卫生的食品不容易获取,特别容易发生痢疾、霍乱、伤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所以应特别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其次灾后还容易发生介水传染病,常见的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这些疾病的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还容易发生虫媒传染病。水灾过后,环境卫生变差,导致有害虫媒大量滋生,比如常见的苍蝇和蚊子。苍蝇传播疾病的机制主要是机械性携带,传播痢疾等肠道传染病。而蚊子传播的疾病种类就更多,比如乙脑、登革热、丝虫病、疟疾(好在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等。
此外,由于水灾导致动物的自然生存环境被破坏,老鼠从原来的家园逃生,致使鼠源性疾病发生传播,常见的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必须是疫区的老鼠,非疫区老鼠不携带病原体)等。
灾后受灾群众聚集,而群体饮食睡眠不足,人体抵抗力会变差,此时如果有呼吸道病人出现,特别容易发生快速传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流脑、猩红热、肺结核等。
还有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特别容易在灾后发生流行,就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该病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患者手接触眼部,再接触物品如门把手、生产工具、娱乐玩具等,健康人接触相同物品后再揉眼导致传播。也可通过与患者共用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而感染。
如何预防?
1、注意饮水卫生
洪涝后一定不能喝生水,可以选择晾凉后的白开水,或者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等,饮水的器具也一定要进行消*,装水的容器等必须经常清洗;对临时的水源一定要进行消*。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如果要引用自然水体,比如井水,一定要等疾控中心对水井进行了彻彻底底的清洗和消*,所以水灾后如果涉水作业,最好穿长筒防水靴,尽量减少水中作业时间,涉水作业后及时清洗皮肤。如脚部和腿部皮肤有破损尽量避免涉水作业。
2、注意饮食卫生
食材和食物如果被水淹过或在洪涝期间敞露于空气中,一定要赶紧扔掉!腐败变质的食品,被淹死的动物牲畜,也统统不要去碰!清洗餐具和蔬菜水果,一定要用消*过的水,食物也一定要煮熟煮透,能再勤快一点用沸水来给餐具消*就更好。
3、注意环境卫生
被水浸湿或受潮的棉被或衣物一定要及时清洗,并且放到阳光下暴晒。屋内要保持通风,如果房间被洪水浸泡过,把脏兮兮的地方清扫干净后,最好用消*液喷洒或擦拭,以达到消*的目的。
灾后要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红眼病”。
灾后应注意防蝇、防蚊、防鼠。采用物理的方式是最无*无害的有效方式,比如使用蚊帐防蝇防蚊,用粘鼠板、老鼠夹灭鼠。其次是药物消灭有害虫媒。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4、身体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最后一点,但也最重要的,当我们身体出现不舒服,尤其是出现发热、腹泻这类症状时,一定医院接受诊治。
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紧急预防的最好方式是佩戴口罩,其次避免大范围人群聚集,加强开窗通风。此外,最好能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灾后人们通常会有焦虑等情绪,所以需要及时调整心态,保证睡眠,增强自身抵抗力。
来源:汉阴融媒来源:网络朗读:许若涵
编辑:李西明
编审:王义林终审:余涛监审:邹菲
●精细服务结出乡村振兴“致富果”
●汉阴县城市创建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城市创建文明实践志愿日活动落实情况的通报
●青岛啤酒陕西销售分公司向汉阴县捐赠救灾物资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